据《日经》消息,优衣库母公司日本迅销集团的总市值在2月16日收盘后达到10.8725万亿日元,超过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2月15日的收盘价,约817亿欧元=约10.46万亿日元),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服装企业。
2月18日,迅销集团股价再度大涨4.24%,市值达到10.96万亿日元,逼近11万亿日元关口,进一步拉大与Inditex的市值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迅销集团的市值不仅超越了Inditex,同时也远高于A股49家上市服装公司的总市值。LADY OL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18日收盘,A股49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市值为2726.5亿元人民币,仅为迅销集团市值的40.67%。不仅如此,迅销集团的市值也大幅超过在港股上市的四大国民运动服装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的总市值约合4404.6亿元人民币。
迅销集团在1月14日发布的2021财年一季度财报(2020年9月至11月)显示,迅销集团2021财年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0.6%至6197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至1130亿日元。
迅销集团表示,业绩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消费者对保暖服饰需求的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达800家,与优衣库日本门店规模相同。2020财年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的营业利润率为14.4%,高于日本的13%。
相比之下,ZARA的7成门店位于欧美,这些门店由于疫情导致的大规模城市封锁而陆续暂停营业。Inditex集团更是在去年6月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关店计划,计划关闭全球1200家规模较小或绩效低下的门店,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最快或将于今年年中关闭所有中国门店,仅保留官网和天猫旗舰店等电商渠道。

优衣库广告
从2012年开始,Zara、H&M和优衣库就被认为是零售业最青睐的长跑选手,同时也是“快时尚”的领导者。麦肯锡指出时尚界的“超级赢家”人数正在减少:2010年,前20家时装公司创造了行业70%的价值,2019年,这个数字是97%。
疫情虽然无差别的打击了所有零售品牌,但毫无疑问优衣库是最先恢复过来的品牌之一。东京摩根大通高级分析师Dairo Murata表示,优衣库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的强劲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该品牌的“基础款”,和时装不同,优衣库产品均根植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创立于1980年的优衣库在日本的崛起时期正是“失去的二十年”(1991年至2010年),日本国民面临整体经济的断崖式下跌,消费观念从此前追求名牌、崇尚时尚逐渐过渡到回归服饰本身,注重质量和舒适度。
凭借基础的款式、舒适的面料、亲民的价格以及符合亚洲人身形的剪裁,优衣库迅速成为了日本的国民品牌。《纽约杂志》将其比喻为“一个白色背景中的白色盒子”,是一个 “无中生有” 的品牌。
注重基础面料革新的优衣库一直被认为是服装界的高科技公司。早在 2000 年,迅销集团董事长兼 CEO 柳井正就意识到原材料开发对服装企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服装行业,掌控原材料的人将掌控零售业”。
优衣库的“黑科技”技术众多, HEATTECH 材料的纤维能将人体散发的水分转化为热量达到保温效果,俗称 “发热内衣”。而 AIRism 舒爽内衣系列,满足了快速吸汗、透气、轻薄等夏天内搭的刚需。起到防晒速干款的 Dry-Ex 产品,由塑料瓶循环再生的羽绒服等产品,以及持续升级的 3D Knit 针织产品,都是通过独有的面料。
由于全渠道供应链较为完善,连续5年霸榜双十一的优衣库最核心的单品之一就是轻羽绒,在兼顾“轻盈、温暖、防水、防静电、便携”五大功能的同时,单件重量仅为235克。在满足日常通勤保暖情况下,实现了羽绒服的极致轻薄,凭借此款产品入选《财富》杂志2020全球100个伟大设计,也是唯一荣登榜单的服装产品。

2.7米高仅9斤的优衣库巨型羽绒服首次亮相进博会
优衣库轻羽绒正是其“LifeWear 服适人生”概念下的产品,极简的设计与舒适的体验,不赶潮流也不容易过时。2013年优衣库把 Slogan 从“Made for All造服于人”改成了“LifeWear服适人生”,从中可以看出优衣库思维模式的转变。在《POPEYE》原主编木下孝浩主理的《LifeWear 舒适人生》杂志曾将三期主题分别定为 “源自生活的美学”、“宜居城市”、“明日之服”,没有一个直接提及时尚的。
就连迅销集团CEO柳井正自己也无法说明白优衣库到底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时尚利益。他认为,衣服是简单且完成度高的零件,所以衣服不必拥有个性,需要有个性的是那些选择衣服的顾客,怎样组合是顾客的自由,而优衣库就是生产百搭的零件。
不过极简设计不代表放弃设计,在追求设计感的道路上优衣库一直没有放松。2009开始合作极简女王德国设计师品牌 Jil Sander推出全新的 +J 合作系列。优衣库还在纽约、巴黎、东京及米兰都开设了设计研发中心,找来 J.W. Anderson、KAWS、Christophe Lemaire 与优衣库长期合作设计联名系列,每个联名系列一经推出都引起抢购狂潮。
与爱马仕前创意总监Christophe Lemaire的合作更衍生出了设计师合作系列里更为大众化的UNIQLO U系列,以及由日本街头潮流教父NIGO主导的UT系列等都是优衣库除了基础单品外同样热门的款式。

优衣库与设计师和各IP推出联名系列
在快时尚品牌最受诟病的可持续性问题上,优衣库也给与了足够的重视。柳井正曾在采访中表示“优衣库要做的服装,和总是追赶流行趋势的快时尚相反,我们要做的是可持续性服装,通过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我们最大的追求和理想,就是不做穿一次便扔掉的服饰,而是可以穿一辈子的衣服。”
相较于追随潮流、款式多样却质量平平的ZARA,经久耐穿已经成为优衣库的标签,而其低调无LOGO的设计,也获得更多圈层更宽年龄段的用户群。在 2014 年加入了优衣库成为集团全球创意总监的 John C Jay 看来,追逐时尚甚至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他也像是优衣库的 “传教士” 一般,主导着优衣库风格清新的创意策略,让你觉得购买优衣库的产品,也在为改变世界尽一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所谓 “精英阶层” 的企业家、创业者、奢侈品消费者能与优衣库产生共鸣了。
如今的优衣库已经不只是一个服装品牌了,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其体现出的“服装之道”越来越深入人心。反观正在被疫情摧残的欧美零售业,或许正给了优衣库“攻占”欧美的绝佳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