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美国快时尚Forever 21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Forever 21永远二十一”以及官方微博“Forever21中国”宣布,品牌即日起回归中国市场,美国总部正式授权Lasonic Limited旭声有限公司和子公司旭声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全权负责Forever 21在中国区的运营。
Forever 21重回中国市场的声明
目前消费者已经可以在唯品会、拼多多购买到Forever 21系列服饰,天猫旗舰店和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型实体店也正在筹备中。
2006年,引领快时尚潮流也是被美邦、拉夏贝尔等国内休闲品牌奉为快时尚模式教科书式模板的ZARA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门店,这一事件日后被视为快时尚品牌席卷中国市场的起点。
此后,包括H&M、优衣库、GAP在内的国际快时尚品牌便在中国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平易近人的售价已经紧跟国际时尚潮流的款式迅速占领了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心智。
进入2010年后,随着国内休闲品牌陷入库存危机,快时尚品牌在中国获得了最好的发展黄金期。一线快时尚品牌每年的扩展速度维持在50%以上,最夸张的时候甚至每隔几天就有一家新店开业。
不过2008年才姗姗来迟的Forever 21却又很快地离开了中国市场,直到发觉中国快时尚消费的飞速发展才在2011再度入驻,错过了非常重要的占领消费者认知的萌芽期。
另一方面,为了紧跟时尚潮流,几乎没有设计全靠“复制”的快时尚品牌很难形成自己的独有标识,这也导致消费者的忠诚度极低,快时尚品牌逐渐开始与时尚品牌或者设计师联名营造品牌的差异化。
然而Forever 21还在沉浸于低价路线,GlobalData Retail董事总经理Neil Saunders早前坦言,Forever 21的失势既是服装市场趋势和品味不断变化的结果,也是集团决策失误的结果。
到2015年之后,一二线城市的商圈几乎随处可见快时尚品牌的门店与宣传,几百米的上海南京西路便“塞下”了不下10家快时尚品牌。
过度扩张带来的恶性竞争,消费者时尚观念的觉醒导致的对快时尚品牌可持续化理念的厌恶以及不断增高的经营成本和线上购物渠道的冲击,整个快时尚行业在2015年后迅速从神坛滑落。
Forever 21从2016年起就开始先后退出比利时、荷兰、英国、德国、法国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在北美地区的大部分门店也陆续关闭。据LADY OL了解,Forever21在2017年的销售额大跌14%至34亿美元,亏损高达4亿美元。
中国市场同样开始了快时尚品牌的大败退,2017年2月,ZARA关闭了其在杭州和中国最大的旗舰店,这一事件也被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快时尚结束快速发展的节点;同年,C&A也关闭了其在成都春熙路的第一家旗舰店。
GAP集团、MANGO、ZARA全部大举关店,New Look和TOP SHOP相继退出中国,H&M更是深陷库存危机,被传2018年焚毁了大量库存,导致当年公司利润跌去41%。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行业陷入空缺困境的时候,仅有一个品牌不仅未受影响,甚至继续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展,规模已经超越了本国,那便是虽然被归为快时尚品牌却与传统快时尚品牌大不相同的优衣库。(相关内容:优衣库为何能登顶服装企业市值榜)
2019年,衰落的Forever21在退出中国市场后又陷入了破产危机,一度在57个国家拥有800多家门店的Forever 21在9月向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此后在2020年2月,Forever 21被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为主导的3家公司仅以8100万美元价格收购,不过算上Forever 21的债务,整个交易实际成本约为3亿美元。
不久前ABG已递交了IPO申请书,该集团已有时尚品牌Juicy Couture、专业滑雪运动品牌Spyder、休闲服饰品牌 Nautica、滑板街头潮牌Vision Street Wear和Airwalk进入中国市场。
如今的中国市场,除了稳扎稳打的优衣库,其它留下的快时尚品牌已经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Gap集团已将旗下品牌Old Navy撤出了中国,Gap品牌在去年签约亚洲区品牌大使张天爱,并下调了大部分商品的售价,发布“Comfortable Together”(自在我们)全新理念,试图重现树立品牌形象的Gap却在3月份曝出了出售中国业务的传闻。
Mango则直接停止了实体店经营的策略,改而转向在线渠道,而曾经的霸主ZARA母公司也关闭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品牌在中国的所有实体门店,Inditex去年将产量缩减了17%,并停止了与中国65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同比减少13.6%。
作为新疆棉事件的导火索,H&M不仅已经完全消失在主流电商平台,包括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在内的多家店铺关闭。更为重要的是,该事件将继续助推本就国内消费者转向本就处于上升趋势的国货市场,以李宁、安踏、太平鸟、江南布衣为代表国产品牌正搭上国潮快车全面崛起。
Forever 21将以何种方式重新开拓中国市场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的市场环境比以往更为恶劣,若无充分完善的针对性改变,Forever 21仍难以在中国市场立足。
目前该微博已被Forever 21删除
正当市场期待Forever 21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她却删除了昨日的声明,显然,Forever 21还未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