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8日,美股上市的特卖电商唯品会披露了其未经审计的2021年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二季度净营收296 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预期范围上限,GMV突破481亿元,总订单数达2.215亿单。

  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归属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增长11.3%。唯品会各项业绩指标增势稳健,公司实现35个季度连续盈利。

  当市场普遍认为清库存模式难以持久的时候,唯品会不仅活着,还活得挺好。尽管近几年来营收增速缓步下滑,但十几年来坚持做“品牌特卖”的唯品会,凭借“低价+大牌”的独特商业模式,把垂直电商这个一度被认为是伪命题的赛道,做成了一门小而美的生意。

  股价不断走低的唯品会是高瓴二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公司。近日高瓴资本披露的二季度持股数据显示,高瓴增持唯品会849万股至896.4万股,唯品会的持仓占比从0.14%提升至1.94%。

  营收持续增长

  财报显示,2021财年二季度,按照通用会计准则,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约合1.692亿美元);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5亿元人民币(约合2.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2021年第二季度,我们积极推进好货战略的执行,推动整体业务表现稳健。本季度,我们在核心运营指标上取得健康的增长势头,总活跃用户数和整体GMV同比分别增长32%和25%。”

  财报显示,二季度唯品会GMV达到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二季度总订单数为2.215亿单,相比去年同期的1.705亿单,同比增长30%。

  从行业角度来看,更加值得关注的是,2021财年第二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2%,从上年的3880万增至5110万,同时活跃用户数超级VIP付费会员规模同比增长近50%。

  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目前新客增长和老客存留趋势向好,并给平台带来有价值的增量。

  电商平台的活跃用户之所以能够实现稳定增长,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是一部分原因,根本还是在于平台所提供的产品能让用户满意。

  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加速分化。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1年中国零售十大趋势》,过去几年,不少品类都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即在同一品类里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均呈现较高增长,中端市场则增速疲软。

  贝恩公司认为,未来,零售商无法再通过一招制胜,而是应当聚焦并重点服务核心客群,从而选择正确的价值主张和合适的定价。

  换句话说,只有能够不断洞察各类消费者的心里,并迅速作出反应的零售商,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深化头部品牌合作

  与其他讲求大而全的综合性电商不同,唯品会选择了另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即专注于核心头部品牌合作。第二季度,基于合作品牌池,唯品会进一步与头部核心品牌开展了深度合作。一方面,通过品牌最短授权链确保货源品质,另一方面,凭借专业买手团队,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能力与特卖活动运营,打造极致低价购物体验。

  二季度,唯品会进一步聚焦好货核心战略,专注于核心头部品牌合作运营,通过与品牌建立“好质量”供货体系,实现货品的“好价格”,最终强化“大牌超值”的用户心智。基于合作品牌池,唯品会二季度进一步聚焦头部核心品牌深度合作,通过品牌最短授权链确保货源品质,凭借专业买手团队、供应链能力与特卖活动运营,打造极致低价购物体验。

  2020年起,唯品会与斐乐线下门店实现货品打通,平台货品丰富度与库存深度翻倍,销售迅速提升,二季度斐乐在特卖爆款单品池“快抢”渠道的销售翻了近4倍,为消费者带来“大牌超值”的实在感。

  具体来看,唯品会通过优化品牌等级,对品牌进行仔细挑选,聚焦大牌单品,同时完善推荐算法能力,提升好货曝光。另外,唯品会团队还会促进以货找人,围绕高价值用户制造场景并解决痛点。

  唯品会还积极赋能头部品牌的销售渠道建设,与头部品牌展开更深层次的用户联合运营。国产护肤品牌薇诺娜线上销售占其整体销售的比例超80%,作为薇诺娜主要线上销售渠道之一,2021年上半年唯品会占品牌整体销售额10%以上,在唯品会“6.16”大促中,薇诺娜也成为较畅销的国货美妆品牌。

  借势国潮热

  国潮的兴起,离不开网络消费习惯。疫情发生以来,主要消费品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国内品牌。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62.0%的受调查消费者表示喜欢在电商平台购买国产品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经过长期的市场教育,网民电商消费习惯形成,国牌商品也更多借力电商渠道流量优势触达消费者。

  对于国货来说,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和强大运营能力的电商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扩大用户群。

  具体来看,唯品会通过优化品牌等级,对品牌进行仔细挑选,聚焦大牌单品,同时完善推荐算法能力,提升好货曝光。另外,唯品会团队还会促进以货找人,围绕高价值用户制造场景并解决痛点。

  近期,东京奥运会引发全民关注,国家全民健身政策出台更是令消费者对体用品类的热情再度高涨。唯品会也与运动品牌、国潮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并得到十分亮眼的业绩表现。

  根据唯品会平台大数据,近一周,冲浪/潜水装备、潜水服、综训鞋等品类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00%;游泳圈、足球用品等夏日热门运动项目商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22%、620%;健身器材配件与跳绳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496%、469%。

  其中,国潮品牌的表现尤其突出。根据唯品会数据,奥运期间鸿星尔克成为近日运动品类销售TOP1品牌,贵人鸟品牌销售额同比大增约16倍,进入运动品类销售额前五;老字号运动国牌回力销售额则增长近10倍,双星销售额增长约2.5倍。

  唯品会被低估了吗?

  过去10年,凡客诚品、聚美优品、1号店、当当网纷纷出局,垂直电商几乎快要被定义为“伪命题”,然而唯品会却成了一个“意外”。

  近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官网发布2020年中国零售百强名单,作为唯一上榜的垂直类电商,唯品会位列第六,仅次于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和大商。

  事实上,特卖早已不是简单地帮助品牌清理库存的模式,而是需要平台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分析提前预判需求去选品、抢货、买断,才能拿下有限的库存甚至是新品。

  疫情影响下,消费者需求发生改变,不少消费者持更为谨慎的消费态度,对性价比更为看重。而在与核心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后,唯品会能通过专业买手团队、供应链能力与特卖活动运营,向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购物体验,强化“大牌超值”的用户心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特卖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6万亿元。特卖这个万亿市场,不是没有人抢。

  唯品会凭借“品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的独特商业模式和精细化营运,构筑核心壁垒,带来基本面稳健向好。

  当下的唯品会,在特卖赛道脱颖而出,但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不过,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特卖市场需求逐渐释放,特卖电商的估值天花板被抬升,唯品会的估值也将加快回归理性。

  长远来看,随着唯品会在品牌特卖领域持续不断深入,与核心头部大牌深化合作,持续获得有价值的用户增长,并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能力和运营能力,其将通过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以差异化竞争赢得市场和消费者。